央广网

“高山追风记” ——探访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普格甘天地风电场

2017-03-23 12:3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凉山3月23日消息:普格,彝语意为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普格县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属贫困县。

  去年10月,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接到了普格甘天地100MW风电场地的施工任务,今年刚满31岁的曹斅则是甘天地风电场具体实施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近日,记者跟随着曹斅踏上这段“追风”的旅程。

  当天,记者跟随该项目部工作人员一起爬上普格县甘天地乡东北部一座3000多米的高山,记录他们一天的工作。项目部的营地坐落在约3000米处的山腰上。“我们才来的时候,到山顶没有路,很多地方只有抓着茅草、树枝才能向上爬行,耗时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山顶。” 曹斅对记者说。从戈壁滩到山地,作为年轻的风电人,曹斅经历颇丰。工作的7年间,他先后辗转灌云、干河口、连州等风电……

  普格甘天地100MW风电场位于普格县甘天地乡东北部高原山区,场区由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山脊及相连的支脉组成,总山脊长度约18千米,平均宽约2千米,这是目前水电七局在建的最大的风电项目。

  普格当地人用 “三山夹两谷”来形容这里的地形地貌。“三山”指的是乌科梁子山脉、中梁子山脉和螺髻山山脉,这三条山脉极具连贯性,且山的高度都在海拔2000米到3000多米之间。据项目部工作人员车鸿介绍,这种地形是建设“山地风电场”比较理想的地方。

  从风电建设的基础来说,这里资源是优质的。但是作为建设者,这里的生活环境则非常艰苦。平均海拔在3130~3600米,高温低寒缺氧是当地气候的主要特征。施工人员笑着说:“这里一天分四季”,5号机处晴空万里,10号机处雨夹雪……早上8点,刺骨的寒风吹得人瑟瑟发抖。到了中午,强烈的阳光又将人烤得汗流浃背。太阳落山又恨不得抱着个烤火炉入睡。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这也是甘天地风电场工作情况的真实写照,项目部的成员每天要在山上走几十公里,啃着方便面、小面包,喝着矿泉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足迹踏遍了山脉的各个角落。这里生活也极为不便,下山采购一次需要4个多小时的交通时间,物资匮乏、运输不便,高山流水作为了大家的生活用水。

  据了解,工作在这里的项目部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35岁以下青年员工所占比例为82%,根据项目部年轻化与知识型的人员特点,项目部管理人员职责明确,权责分明,实行流程化管理,建立了符合项目管理要求的绩效考核制度,用“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方式激励项目管理人员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5亿度,还能解决数百人的就业问题。”曹斅告诉记者,项目部也为当地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为项目部周边的村庄修建了新的房屋,并将施工便道变成了村民的“村道”。

  同时,“小到一个烟头,一张纸屑,项目部也绝不允许扔在施工现场。”曹斅说,尽管这里地处偏远,条件艰苦,但是“安全文明施工”6个字仍然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毫不放松,可以说这6个字被深深印在了大家心中。

  据悉,从水电到新能源,中国电建水电七局凭借多年的电力建设基础造就了过硬的施工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在打造中国电建新能源建设第一品牌的道路上,七局人更是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和数据书写了他们的新能源速度。

  从2007年到现在,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水电七局共承建风电项目60个,装机总量累计超过350万千瓦,单机容量从0.8兆瓦、2.5兆瓦,到3兆瓦,安装风机2000台,脚步遍及全国18个省,从东南沿海走向西北戈壁,从蒙古草原走向云贵高原,从河套平原走向四川盆地,既有沿海滩涂、潮间带、海岛,亦有内陆山地、戈壁荒漠、山谷……水电七局在新能源建设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编辑: 贾宜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