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5年,我省将全面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并大力推动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此外,还将努力形成一批独具四川特色的改革成果,为全省城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民生工程方面,我省将支持县城进行精修细补,推进十项民生工程的建设。同时,将因地制宜地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推进县城供暖供氧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深化中心镇建设,将实施改革和强基提质工程,并开展省级百强中心镇的动态监测评估工作。

在环保和技术创新方面,我省将推进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同时,将实施村庄建设补短计划,推进巴蜀美丽庭院、农房和村庄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此外,还将深入贯彻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实施新建农村住房“以奖代补”政策,并推进农村住房的全过程监管。

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我省将制定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加快编制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专项规划。同时,将加强新认定历史建筑的挂牌保护工作,新公布一批省级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并持续推进传统村落的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为遏制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问题的发生,还将持续开展专项保护评估工作。

在房地产发展方面,我省将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形成“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格局。结合教育、康养、医养、避暑等业态,探索建立“房地产+”的发展模式。为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将致力于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环境。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将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的原则,建立健全闭环工作机制。

此外,我省还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着力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加快建造方式的变革,将深化智能建造试点,积极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同时,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启动“百镇千村万房”建设行动,巩固提升省级百强中心镇的建设成效,开展一批现代化村庄的建设,打造一批川派特色农房,走出一条“百镇引领、千村靓丽、万房宜居”的和美乡村四川路径。(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长浩 王梓菡)

编辑:王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