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以场景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部署,坚持以场景牵引技术突破、以生态激活产业动能,3月10日,成都首场应用场景发布活动——“科创天府场景赋能”四川天府新区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发布活动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发布。
此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智慧交通五大领域,首批发布20个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清单,以“小切口”带动“大场景”,推动构建“需求导向—场景验证—产业落地”的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当前,成都已建立了市区两级场景创新工作机制,并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加挂“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牌子,新设立“场景创新部”,组建专业力量进行实体化办公,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组建场景工作小组,形成了涵盖全市重点产业链、市级行业部门、市属国有企业、区(市)县的场景创新工作力量。
本周将有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市国资委等多家发布主体分行业分区域发布全市首批场景需求,本次活动既是天府新区首场科技成果应用场景发布活动,也是成都市应用场景发布活动的序幕之作,聚焦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等现实需求,围绕“新产品、新技术”首发首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科技企业精准匹配市场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涵盖五类应用场景
20项科技创新应用场景清单首发
机器人开展环卫作业、智能巡检,智能接驳车在新区首发首用……首期场景清单以新区环兴隆湖区域为重点,通过设备采购租赁、商业化运营、采购解决方案等合作模式,形成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智慧交通等五个领域、20个应用场景,并逐项明确具体需求、技术标准等重点事项。
在人工智能领域,聚焦以城市科技感提升市民获得感,推出城市管理、水质监测、市政绿化等3个应用场景。其中,城市治理AI智能识别感知应用场景,将通过摄像头AI智能识别应用,实现对道路破损、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公共秩序问题的智能感知,并自动生成工单及时分配派送。通过释放新技术应用等需求信息,开展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先行先试。
在机器人领域,聚焦安全与效率的协同兼备,推出智慧巡防、物流配送、智能清扫等8个应用场景。包括机器人环卫作业、智能巡检、智慧后厨管理及智能供餐服务,户外、楼宇的机器人智能配送等等场景的呈现,都是在释放新技术试验、新产品应用等需求信息,助力打造便捷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
在低空经济领域,聚焦城市管理的立体延伸,推出城市巡查、耕地保护、森林防火等5个应用场景。其中,水域安全监控巡查场景尤为突出,比如开展水上活动、溺水隐患、设施安全、水色异常等水域安全常态化监控巡查。同时,也通过在西博城、国会中心部署全域智能安全巡检无人机,构建展会期间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安防体系。
在无人驾驶方面,聚焦打造智慧生活先行示范区,推出无人接驳服务、无人智能游船、无人流动售货车等3个应用场景。如,开通西博城、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封闭区域无人驾驶专线,推动智能接驳车在新区首秀首展首用,为市民营造科技无处不在的“智”慧生活体验。
在智慧交通方面,聚焦推动全域路网的效能革命,实施天府大道、梓州大道等主干道智慧化改造应用场景,通过场景的打造,让出行更加智能。
会上,针对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天府新区数字经济局、智能制造局还就《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关于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四川天府新区直管区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进行了现场解读。
三分之一项目将落地成都科创生态岛
推动新产品从“小场景”走向“大市场”
今年全国两会上,含“科”量高的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6G等“新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放眼成都,这些“新词”已在四川天府新区的应用场景之中落地,成为成都创新“实景”。
眼下,作为成都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的核心承载地,成都科创生态岛俯首皆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新场景,从会拉花的咖啡机器人,到探馆AI讲解机器人、探岛巡逻的机器狗……构建起新技术验证、新产品应用、新业态发展的“创新试验场”,新质生产力加速落地的场景赋能,在四川天府新区加速呈现。
“应用场景是打通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最后一公里’的核心载体,此次发布的科技成果应用场景清单,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场景赋能,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四川天府新区科学技术局成果处相关负责人分析,四川天府新区将通过持续开放真实的市场场景资源,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技术落地和产品创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
据悉,此次发布的20条需求清单之中,有三分之一的项目将落地成都科创生态岛,成果落“岛”密度为何如此之高?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功能服务平台,成都科创生态岛是本次场景清单落地的重要载体。据介绍,四川天府新区将依托成都科创生态岛1006亩超大试验场优势和科技服务资源,开放水、陆、空全域场景30余个,吸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更多前沿技术、重大成果验证落地,推动新产品从“小场景”走向“大市场”。
据悉,今年,随着2号馆、3号馆、W6等载体的相继呈现,以成都科创生态岛“千亩超大试验场”为核心的创新场景,将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接下来,四川天府新区将通过开展场景对接会、场景沙龙、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同时,将组建“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融合创新提供包容试错空间。
让企业在新区实现“双向奔赴”
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首发平台
一系列应用场景的发布,让科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们看到了产品快速走向应用场的广阔机遇,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本次发布的清单涉及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让我们看到许多与企业业务发展的契合点。”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明途科技近年来在智能体领域发展迅速,已应用于政务、教育、医疗、文旅等多个领域。
“此前,我们的智能体产品已在成都科创生态岛落地应用,在人机多轮对话、提高政策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清单的发布,四川天府新区给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明途科技也希望在人工智能绿色智慧管理、机器人等领域大显身手,让更多新技术加快落地应用。”明途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科技创新部参会代表看来,四川天府新区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始终走在前列,特别是兴隆湖区域科创资源密集,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了发展沃土,“此次新区又以场景赋能,给场景、给机会,可以说正合企业之意。以研究院引入企业飞秒创芯(成都)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为例,企业将飞秒激光技术拓展到无人机系统智能感知领域,最新成果已在安全监测领域得到应用,也与此次清单中的相关场景‘不谋而合’。我们也将积极参与到场景赋能中,持续以新技术赋能城市发展。”
四川天府新区厦大创新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注意到清单中有关于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的相关场景,十分振奋,“厦门大学在海洋科学领域有显著优势和诸多成果,我们认为相关技术在河流、湖泊中也可以广泛迁移应用,前期相关团队已来到成都实地考察,接下来我们会积极对接,尽快推动一批成果实现落地应用。低空经济特别是无人机技术的行业应用也是厦门大学落地四川天府新区后的重要发力方向,已经有包括中大型人影无人机、航空航天国产化工业软件等一批技术成果正在进行应用和转化”。
在他看来,成果落地转化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本次只是首批应用场景清单,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四川天府新区的区域需求,将厦门大学更多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技术成果招引到天府新区,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应用场景,不仅是科技与产业资源链接的平台,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机遇。
随着首批场景需求的发布,接下来,将在成都科创生态岛、环兴隆湖区域,打造更多可视、可感、可体验、可推广的热点场景和爆款产品。
以应用场景“小切口”做好城市发展“大文章”。下一步,四川天府新区将持续完善“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政策体系、应用场景落地服务保障,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更多产业升级、生活提质、城乡治理等场景向市场开放,让更多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创新”实现“场景化赋能”。同时,进一步构建“科技园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平台支撑”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土壤,让广大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科技人才在新区实现“双向奔赴”。(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