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司法厅进一步树牢“巴蜀一家亲”理念和“川渝一盘棋”思维,以解决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难点堵点为抓手,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全力推动“川渝通办”事项落地落实,持续擦亮“川渝通办”品牌,不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加强政策协同
实现通办事项规范化
四川省司法厅按照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川渝通办”“三级四同”建设标准,把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运行作为切入点,先后数十次与四川省大数据中心等相关部门对接,集中业务骨干挂图作战,共梳理录入“川渝通办”事项15项,共享电子证照11类。同时,加强两地工作协调,统一事项名称、规范办理流程,确保“川渝通办”工作不变形、不走样、有创新。截至目前,已成功办理重庆企业群众申请事项1000多件,按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优化再造流程
推动通办事项便利化
以“最多跑一次”为着力点,四川省司法厅依托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四川政务服务网,打通数据壁垒,对外实现与各部门的信息数据交互,对内实现线上应用从行政许可领域向司法行政系统全领域拓展,为“川渝通办”事项“提速增效”。着眼线上和线下两大渠道,加强服务流程再造,80%以上的政务事项实现了全程网办,切实让办事群众不跑路或少跑路、不交证或少交证、不填表或少填表、不盖章或少盖章。
聚焦群众关切
促进通办事项多元化
在行政许可方面,四川省司法厅精准为选择在四川省申请法律职业资格的重庆市考生提供资格申请咨询答疑、材料审核、证书颁发等服务,实现法律职业资格认定工作“川渝通办”,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输送了一批高质量法律职业人才。在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细化制定13个合作事项和34项具体合作措施,明确两地共用198类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清单,实现学历、学位、驾驶证、纳税状况公证“川渝通办”,并通过微信、网站、QQ群等途径及时公布业务清单,全方位开展宣传引导,不断提升“川渝通办”事项知晓度和参与度。在高频事项方面,对接民政、工商登记、金融管理等部门,引导办事群众及企业完善材料、辅导填写表格,并通过在线传输电子材料,提高登记效率。(四川省司法厅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