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市翠屏区市民中心209办公室,营商环境观察员罗应康开启一天的营商环境监督、轮值工作。这已成为翠屏区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室启用后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营商环境观察员与办事群众交流
罗应康走进工作室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专注地翻阅近期省区市有关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文件,边看边认真做笔记,遇到疑问处便在旁边着重标注。
没过多久,一位办理公司注册登记的张女士走进工作室。“罗老师,我准备注册一家新公司,在办理行政审批手续时,感觉网上的流程有些复杂,是不是可以进一步优化?”罗应康耐心倾听,认真做着详细记录,并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在了解清楚情况后,罗应康立即联系翠屏区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将张女士的问题进行详细反馈,并得到了尽快核实处理并回复的承诺。同时,罗应康还分行业向张女士宣传介绍了翠屏区最新的惠企助企政策,以帮助她更好地了解政策红利,增强创业信心。
“我来自建筑行业,我会特别关注建筑项目审批相关的流程优化问题,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罗应康除了在工作室轮值外,还深入市民中心窗口开展服务调研,沉浸式了解审批流程、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今年初,翠屏区在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公开选聘了18名观察员,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其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媒体工作者等。这些观察员不仅熟悉区情,而且在行业或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他们将以兼职的形式肩负起志愿监督的职责。
营商环境观察员填写意见建议收集表
此外,翠屏区还制定了《翠屏区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制度》,明确了营商环境观察员每周三轮流进驻区市民中心,实时监督营商环境建设动态,收集办事群众和企业反馈需求和问题。同时营商环境工作室发挥专业优势,将文件上的晦涩术语“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实操手册。并参与修订完善区级惠企政策清单,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送“干货”。这一做法,让政策不再“悬空”,过去因解读偏差导致企业错过申报期的现象几近消失,让企业及时享受到足额政策优惠,切实激活政策的“一池春水”。
在政务服务上,营商环境观察员与企业无缝对接。而营商环境工作室定期举行政企交流会、政企会客厅等方法和企业面对面。让企业不再担忧发声无门,能当场抛出用地紧张、环保标准困惑、资金周转难题等痛点;政府部门直接回应关切,给出清晰的整改与帮扶方案。在这一来一往中,政企协同合作愈发顺畅,多个历史遗留问题难题迎刃而解。
这一制度的实施,为观察员们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导和支持。通过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参与,能多维度地深入了解企业困难和政府服务短板,准确反馈情况,为政府制定优化政策提供依据,促进政企良性互动。
“此次翠屏区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制度的建立,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反映问题的场所,还搭建起了一座政企交流的桥梁。”翠屏区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作室的启用是翠屏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体现了该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据了解,区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对营商环境观察员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将进行专题研究并交办、督办,2个工作日内分送有关单位核查处理,15个工作日内向观察员反馈督办解决情况。
接下来,翠屏区将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进一步强化政企沟通、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同时,继续发挥营商环境观察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让营商环境观察员成为企业和群众的代言人,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宜宾市翠屏区行政审批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供稿)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