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9月2日,成都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举行。赛场内外,奋进中彰显自信,细节中饱含真情,“残健融合”的理念鼓舞和激励着更多残疾人走出困境,参与体育活动,收获丰富人生。

成都市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未来之城他们书写精彩华章

本届残运会,来自成都市特校和成都23个区(市)县代表队的2100余名参赛者,齐聚成都东部新区,围绕25个项目展开比拼。

汗水浇灌梦想,奋斗成就精彩。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举行的开幕式上,不仅有大家熟悉的“手语翻译官”妞妞一家、“闪光女孩”胡月、成都残疾人运动员姜汶林、残疾人田径运动员“刀锋战士”,还有大学生、志愿者、儿童合唱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他们用行动谱写生命的赞歌,追寻属于自己的“蓉光”。

在距离世园会主会场9公里之外的成都体育学院(东部新区新校区),参赛者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为梦角逐。

跳绳比赛

来自成都东部新区代表队的运动员周运,手脚并用摇绳跳跃克服各种障碍,以良好的耐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最终以190个的成绩获得视力B11组30秒单摇的金牌。

今年20岁的朱致宁是一名视力障碍患者,也是本届残运会盲人象棋项目的参赛者之一,比赛中,他通过触摸感知每一步的棋局变化,并在脑海里还原棋子位置,判断下一步棋子的走势,一步步突破自我。

虽然眼前漆黑,他们依然身影翩跹,健步跳跃,用优美的身姿诠释自强奋进的风貌;虽然双腿残疾,但他奋力用手臂推动轮椅,迎着光,猛地将球击出;虽然有先天的智力问题,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对运动的热爱,发令枪一响,他们冲进跑道,都是对胜利的渴望。

温暖细节里他们感受着满满关爱

作为本届残运会的东道主,成都东部新区分别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成都体育学院、吉利学院,改造了多个比赛场馆,让残疾人运动员逐梦之路愈发广阔。

“本次残运会场地改造共涉及4个比赛点位、8大场馆,从无障碍通道、专用卫生间到指示牌、上下车设施,每一处细节都融入了我们对残疾人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与尊重。”成都市残运会组委会竞赛组副组长任玲介绍说。

志愿者帮助参赛队员上车

赛场内外,从酒店到场馆,随处可见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运动员参赛训练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务。

在成都体院的各类场馆外的台阶处,均进行了缓坡的设计,和场馆地面无缝衔接。没有了台阶,运动员无论是行走还是坐轮椅都能非常便利地进入到场馆当中。

同时,还不乏很多人性化的细节。比如卫生间外的地上,贴上了“无障碍”标识,进门的分界线也加设坡度线,化解了内外地坪落差的问题,洗手台上专门安装了安全扶手,让使用者更加舒适安全。

据成都东部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运动会,新区专门成立了150人的场外服务志愿者队伍,并对参与此次服务的志愿者进行了包括应急安全、手语、场外指引等内容的培训,通过为运动员们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传递爱心。

新的场馆、新的设施、新的服务,让人感受到城市细致入微的便利。

参加运动会的成都市郫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沁说,在比赛期间,无论是场馆条件还是志愿者服务,都让大家感受到了“有爱无碍”的残运精神和无穷的力量。

残健共融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

实现有“爱”无“碍”,在赛场,更在日常。

成都东部新区成立以来,借成都世园会、市运会等大型赛会的东风,着力协调落实涉赛场、场馆周边和社会公共环境无障碍建设,对社区、公园、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场所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提升优化。

位于草池街道的绛溪社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为辖区的残疾人做好了准备,小区楼宇和公共空间都设置了缓坡、扶手、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出行更加方便。

成都世园会主会场

在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为方便残障人士游览,园区设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游客服务中心还提供了轮椅租赁服务,“软硬件”服务设施,在提升游客体验,聚焦游客出行、游憩需求的同时,也为城市公共服务残健融合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

据了解,成都东部新区现有持证残疾人15330名,新区成立以来,始终将残疾人事业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建设各类服务设施,发放补贴补助,通过举办就业宣传年、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搭建展示平台,精准对接相关资源,加大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机会与能力。

残健共融,拥抱未来。

此次残运会所展示的残奥精神和残健共融的理念,体现在赛事本身,更体现在全社会,将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公共服务融通共享,提升成都东部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成都东部新区)

编辑:王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