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位于雅安南部的石棉县,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了广袤的田野上。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石棉枇杷正迎来了丰收的季节。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田间地头弥漫着清甜果香。从深山果园到“云端”货架,今年石棉枇杷继续借助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等渠道“飞”向全国。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多元化

“家人们看一下,咱们石棉枇杷果肉饱满,咬一口汁水直冒!果园现摘现发,顺丰空运到家!北纬30°阳光滋润下的枇杷,阳光全锁在果肉里了……”在位于迎政乡八牌村的石棉县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商品化处理中心,主播正对着镜头热情推介,“产地直拍”“果园溯源”等特色直播,让消费者直观看到枇杷从采摘到打包的全过程。

枇杷选品打包

在直播后方的打包区也是一片忙碌,工作人员熟练地将枇杷套上防震网、装入礼盒,打印机“哒哒哒”吐出一张张发往北上广深的快递单。

目前,这个占地14亩的黄果柑、枇杷分拣、包装、冷藏销售为一体的商品化处理中心,已经成为石棉枇杷“飞”向市场的“中转站”。“今年的枇杷才上市不久,就源源不断接到了全国各地的订单,每天派单量在4000件左右。等到5月底枇杷大量上市的时候,分选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大。”石棉县坪阳黄果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徐登文说。

据了解,坪阳合作社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分别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VISA集团等合作,通过互联网销售模式,线上与线下多个销售渠道实现年销售额的逐年增长。自2016年触网销售以来,销售额逐年增加,最好的一年电商交易额达305万元。

品质保障守护每一份新鲜

在商品化处理中心另一边,果农们背着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新鲜枇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价格好,开秤上市的价格就能达到每公斤24元,我现在要将40克以上的果子分拣出来,如今种好果子真的能挣钱。”美罗镇碾子村4组村民唐琼说,她小心翼翼将背篓里的枇杷分拣出来,在他们眼里,这些枇杷已经成为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枇杷选品打包

石棉县作为世界枇杷栽培种原产地,曾荣获中国野生枇杷资源保护基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称号,该县51个行政村中共有28个村建有枇杷基地,主要分布在丰乐乡、美罗镇、迎政乡等乡镇。石棉枇杷果肉厚、肉质软、汁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至14%。

凭借着优秀的品质,石棉枇杷也成了石棉县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品尝和购买。供应链商温权就是其中一个,每到枇杷上市阶段,他都要前来现场挑选。

“去年来迟了,收购量不多,今年一听说上市了,我们早早就来石棉,为的就是抢‘鲜’货源。”温权说,作为一家专门经营地标产品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他们看中的就是石棉枇杷的品质。“今年会带走2000万左右的订单额,去年试水销售后,深受顾客喜爱,”温权说。

据了解,今年石棉县5.1万亩优质枇杷,预计总产量3.3万吨。(黄伟 郑旸 吴丹)

编辑:王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