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5月15日消息(记者 苏莉 实习生 何春燕)五月初的大地麦浪翻滚,金穗飘香,迎来了金灿灿的丰收季。在眉山市彭山区凤鸣街道金烛村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小麦地里,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3台小麦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麦田中往返穿梭,将饱满的麦粒与秸秆分离,然后将麦粒纷纷滚入运输车的蓄粮仓中,机械化收割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小麦收割(央广网发 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片金黄色的麦地是去年冬季种下的冬小麦。近年来彭山区积极引导“合作社+农户”,实行轮作提高亩产收益。区农业农村局调动农机合作社积极主动作为,确保应种尽种、应扩尽扩,去年全区种植冬小麦达2000余亩。
“从目前的收割情况来看,亩产能达到400公斤左右,小麦收割完成以后我们将抢抓时间进行泡田、打田,尽快进行水稻的插秧工作。”成林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凯表示。
通过全机械化、规划化种植小麦,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
“今年彭山区小麦已完成收割近百分之九十,亩均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预计总产量达到1000吨以上。”眉山市彭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卓柯表示。
除了抢抓小麦收割,该区水稻插秧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截止目前,彭山区水稻已播栽13万亩,预计今年水稻种植面积将达到14.5万亩以上。
农副产品冷链仓储配送基地建设现场(央广网发 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大力推动粮食增产增收,应种尽种,确保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的同时,该区“天府粮仓”配套项目——眉山市彭山区农副产品冷链仓储配送基地也在快速施工。走进该项目的建设工地,只见多栋建筑已见雏形,工地上工人们分布在各个点位,有条不紊加紧作业进行施工。
“项目于1月26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六栋单体中1、2、4、6号楼已完成主体封顶,3号楼地下室土方回填完成,5号楼正在进行2层楼板施工。项目预计将于6月底前完成全部主体结构工程,9月底完成水电安装及内部装饰装修工程,11月底完成总坪及附属工程,在12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眉山市彭山区农副产品冷链仓储配送基地项目负责人刘毅表示。
该项目位于凤鸣街道易埝社区,总用地面积47.22亩,总建筑面积32.41亩。项目主要建设生鲜仓储、熟食及盒饭仓储、冷库、物流仓储、中药材仓储等。项目于今年1月26日开工建设,按照计划,今年年底项目将整体完工投运。
项目建成后,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与全区农业合作社对接,建立完善绿色蔬菜种植、检测、配送、销售等溯源体系及机制,打通农副产品储存、配送服务全产业链。
“该项目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建设保持大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解决约200人就业。”眉山市彭山区农副产品冷链仓储配送基地业主方代表韩丽表示。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彭山区围绕“6+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提升、全力以赴保地稳粮,坚持良田粮用,严格耕地撂荒,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生猪稳产保价七条措施,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千方百计助农增收,推进柑橘、葡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奋力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彭山画卷。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