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3月24日消息(记者 苏莉 通讯员 李明)成都大运会将于今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行。在城市功能完善、生活品质提升、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大运会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成都武侯区就正以大运会为契机,聚力构建“国际商务高地·人文宜居武侯”。
▲大运场馆焕然一新
社区里的智慧体育新场景
春日的清晨,位于成都体院艺术体操场馆附近的七道堰社区运动角吸引了一大批爱运动的居民早早地来到这里打太极、练瑜伽,利用公共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据悉,武侯区浆洗街街道七道堰社区秉持“因地制宜、经济节约、就地利用”的原则,将围墙变绿道、违建房屋变广场,创建“城市健身房·活力七道堰”品牌,打造出智慧体育新场景。往里走,还有“川茶文化微型文化博物馆”。
“以前这里很破旧,我们通过盘活资源,整治周边环境,打造社区‘超级健身房’和微型博物馆,引入社会企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达到社区发展治理效果。”七道堰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绿地与运动场有机结合
一个运动公园激活一条街区
提到百年川大,总能让人想到川大南门郭家桥,这里不仅可以沉浸式体验老成都生活和浓浓的学术氛围,还能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
清晨,离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跆拳道场馆中心不足一公里的郭家桥南街迎来了不少晨跑者。一位晨跑者表示,“我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以前这条街杂乱无章,大家都绕道而走。饭后散步、运动都是选择去河边。这次改造,让我们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硬件和环境比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改善,给我们周边居民带来了运动休闲新去处。”
“在郭家桥南街的提升改造中,注重将绿地和运动场所有机结合,在创造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打造健身场地,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武侯区公园城市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改造以“健康生活引领社区自治范式”为主题,提升景观约3000平方米,立面翻新10栋沿街建筑,立面总面积达9000平方米。
“让体育‘绿’起来,让公园‘动’起来,让城市‘活’起来。在文体旅融合下,把城市街巷变成运动场,一个运动公园就能激活一条街区,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望江路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说。
▲大学路
街道博物馆可感可触
位于玉林街道的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柔道场馆中心有一条颜值与内涵兼具的道路,这条大学路是成都“学历”最高的一条路,也是华西坝有机更新的第一篇章。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大学路,既见证了成都的历史,也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更新发展。借力大运会的举办,搭乘着背街小巷改造的东风,如今的大学路不仅有高颜值,还是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博物馆,华西坝的历史在这里可感可触。
晚饭过后,许多川大华西校区的学生便换上运动装备,戴上耳机,奔跑在大学路上。
▲玉林
艺术、体育与社区相融
位于人民南路四段的四川省体育馆,一直是成都的地标建筑之一。这里举办过无数比赛,也承办过很多演出活动,今年四川省体育馆还将承担成都大运会篮球比赛项目。
紧邻省体馆的玉林东路,自去年12月换装归来便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
夜幕降临,一群打扮时尚的年轻人在玉林东路玩起快闪,伴随着现场播放的动感音乐,他们跳起时下最为流行的街舞。
“玉林东路就是一个大舞台,人文、情怀、艺术、体育、历史在这里百花齐放,形成了展现在大家面前的独一无二的玉林。”游客吴先生赞道。
漫步整条街区,仿佛随时都在“穿越”。既有儿时的回忆、人间的烟火,又有当下的流行、最新的运动时尚。在这里除了有美景、美食,还有街头舞蹈、艺术。
在玉林,艺术、体育和社区是相融的;新潮与传统也是共融共生的,艺术化展现玉林IP,传播着极具玉林特色的成都生活方式。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