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内外频繁开启对未来之城的讨论。
  巧合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成都选做样本。
  2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借助对成都的观察,捕捉未来之城的模样。
  4月,建筑界精英汇聚蓉城,借由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去想象和定义未来城市形态。
  是怎样的特质,让媒体与专家都认为在成都能找到人与城市之间的理想形态?
  三联人文城市论坛暨“成都宣言”发布现场。图据主办方
  三联人文城市奖发布的《成都宣言》,指明了可能的思考方向——“人,才是城市的目的与尺度”。
  以人为本 亮出城市底色
  4月8日晚,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将压轴奖项——“公共空间奖”颁给了成都西村大院,因为这座建筑项目“完美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成都本色。
  成都西村大院
  西村大院位于成都市区西部。建筑大师刘家琨以四川盆地空间为灵感,从本地生活方式和居民实际需求出发,创造性地将运动场、市集、文化休闲、餐饮、竹林景观等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国际级文创产业集中发展园区,让人们在此能各得其所。
  在西村大院跑道上锻炼的市民。图据三联人文城市奖主办方
  西村大院成功竖起了城市的“市井立面”,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打开了崭新的想象维度,诠释了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创新、公共、美学”并重的核心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从设计到运用,西村大院折射出了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生活哲学:以人为本,享烟火人间。
  开放包容 提供多样选择
  随着城市的更新迭代,如何延续传统人文脉络被反复提及。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看来,旧城更新并非是做减法,能容纳多样性、提供多种选择才是未来方向。
  成都远洋太古里就是城市更新迭代的样板。与千年古刹大慈寺比邻、与周遭高楼广厦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自然在这里完美融合。
  成都远洋太古里。图据新华社
  香港设计中心因此将“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奖”大奖颁给了成都远洋太古里。他们认为,该项目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城市改造和建立公共空间,并对未来城市的模式持开放态度,探索更多的可能。
  成都远洋太古里夜景,时尚高端品牌与古风建筑有机融合。图据新华社
  多样选择和煦兼容,因此产生的消费力也转化为了城市的发展动力。如今,远洋太古里凭借对时尚品牌的吸引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潮流地标。
  将成都选为“新时尚之都”的时尚产业媒体VogueBusiness in China指出,成都的时尚是年轻一代与传统文化的共融,这将是未来时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美好生活 让人文空间“野蛮生长”
  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社会交往、文化交流,是判断城市人文生活的标杆。
  刘家琨说,十几年的成都的玉林片区,就有值得其它城市借鉴的地方。“玉林是由多个组团间以外形成的街巷空间,而这恰恰是更有利于人们活动交往的公共场所,是休闲、交流、以及生活细节随意发生的土壤。”
  玉林小酒馆。图据成都发布
  在玉林,有各具特色的咖啡馆和来自全球的美食,小众音乐文化的胜地“小酒馆”里潮人云集。“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一首被广为传唱的《成都》,悄然铺展出一张成都最具日常生活气质的社区生活画图。
  而在方所创始人毛继鸿看来,方所在成都找到了“角色设定”:文化空间的运营者。
  以书为载体,成都“方所”为人们提供无门槛的交往空间。4000平方米的书店,是涵盖了文创、服饰、展览、讲座与咖啡的美学生活综合体。
  成都方所书店。图据新华社
  继方所之后,各式各样的书店在成都陆续出现,为人们提供不分昼夜的阅读环境。目前,成都实体书店和阅读空间超过3600家,居全国第一。
  成都钟书阁书店。图据新华社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孵化了人文生长的空间,2020年,成都文创园区面积达844万平方米,文创街区194条、文创空间1897个。
  公园城市 规划基于自然的未来
  本次三联人文城市奖还将目光投注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这样的探讨,在提出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成都早已开始。
  韩国《中央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成都用“公园城市”改变未来》的报道。
  2月8日,韩国《中央日报》在《中国成都用“公园城市”改变未来》一文中提到,不同于简单在城市中营造绿地空间,成都的理念是打造一座“公园中的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成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并将“公园中的城市”这一理念植入新建城区的景观和环境规划中。
  成都交子公园,建筑与公园、绿地完美融合。徐仁成摄
  从居住、工作到休闲,公园正在串联起成都市民的生活,而串联起公园的,是正在持续延伸的城市绿道体系——天府绿道。2020年,天府绿道累计建成各级绿道4408公里,串联生态区55个、公园239个、小游园323个,新增绿色开敞空间800万平方米。
  人居未来不能脱离自然,超大规模城市如何在发展与生态、扩张和高效之间取得平衡,成都也许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范例。
  因人而兴 留住未来无限可能
  三联人文城市奖组委会主席、《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近年来到成都的次数越来越多,他认为“成都就是我们所能想象的最美好城市的一个样板。”
  位于成都市区内的锦城湖公园,将生态融于城市生活。
  中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人的选择”成为核心。
  自2017年推出“人才新政”以来,成都已累计吸引超46万青年人才落户。目前,成都人才总量超550万,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2021年2月18日,成都提出加快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城市新样本。十大工程涉及民生、发展、建设、治理等方方面面,力争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全方面增进市民福祉,让“向成都人一样生活”成为时尚。
  成都市民在自家露台上。刘海韵 摄
  城市并不是自然发展而成的,而是体现了人的意志和努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目标,未来的城市必将被建设得更加美好。
  而成都,已经拿起了“以人为本”的标尺,秉承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历史文化中传承创新、在生态发展中平衡创造,丈量出未来之城应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