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4月14日消息(记者 昌思荣 王颖)2月29日,元宵佳节刚过,宜宾就率先“出招”,早早开启了2024年第一次招商引资,签约以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储能等产业为主的项目48个,签约总金额高达312亿余元。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满满的新质生产力。

回望2023,宜宾GDP跃上3800亿元新台阶,首次入榜“全国数字百强市”,并被授予“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称号,成绩亮眼。近年来,宜宾在加快发展以绿色新能源、数字经济新蓝海为代表的转型升级之路上,“宜”路高歌。短短数年时间,40家上市公司、11家世界500强企业、13家中国500强企业、90多家动力电池企业、30余家晶硅光伏企业、15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相继落户宜宾。

春江水暖,绿意萌动。高质量发展的春日序曲已经奏响,作为“长江首城”,也是“动力之都”,兼具区位优势、能源优势、环境优势,站在新的起点上,宜宾奋楫争先,敢作敢为。

扶摇而上 “绿动”宜宾的“修炼秘籍”

“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二〇二四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新年贺词,讲话中提到的“国产新手机、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产品”,让无数宜宾人倍感自豪。因为,这些产品宜宾不仅都有,还形成了强力的产业生态圈。

宜宾,这座曾因酒闻名、有着“酒都”美誉的城市,短短几年时间,已成功引进培育了集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于一体,年产值达千亿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大刀阔斧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绿动宜宾”的新名片正熠熠生辉。

“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宜宾凭何而为?

宜宾水电资源丰富,清洁水电资源达800万千瓦,具备明显突出的电价优势;绿电占比达85%,每年可吸纳外送绿电量约160亿度,可大幅减少企业的碳足迹。与此同时,坐拥长江主航道的优越区位、得天独厚的锂矿资源、优质开放的营商环境……在全方位要素的坚强保障下,宜宾建设打造动力电池产业新高地恰逢其势、正当其时。

春风拂面万象新。在宜宾三江新区的动力电池小镇,厂房内一台台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作为宜宾发展动力电池产业的“主战场”,三江新区去年实现动力电池产业产值858亿元,助力宜宾全市动力电池产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我们的产品精度高、稳定性好,订单量一直很大,春节期间都没有休息,目前也处于满产状态,销售额大幅增长。”某锂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言语间满是喜悦。

“1秒产出1个电芯”,在宜宾的另一家动力电池超级工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道理在电池生产线上得到印证。

“我们工厂自动化率达到95%以上,从投料到成品产出的全周期内,可实现1秒产出一个电芯,比传统方式快一半以上,并且采用了行业最新一代超级拉线技术,能够实现超高柔性、快速换型。”听着企业负责人专业的介绍,记者看向眼前两块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电芯成品,毫不起眼的外表下藏着满满“黑科技”。

时不我待,马力全开。在各企业冲刺2024年新目标的赛道上,正涌动着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坐落在宜宾的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央广网发 欧阳明高工作站供图)

产业向新向好,既要释能,也要蓄能。在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年轻的科研人员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这个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团队,重点结合宜宾绿色产业发展,锚定“变革性突破”,创新技术要素助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截至目前累计申请知识产权200余项,已获授权171项专利。有凤来“宜”,人才荟萃。宜宾这座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正构筑起产业人才“蓄水池”,助力产业占领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宜宾持续加强项目招引,目前引进上下游配套,签约动力电池项目120余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构建起从上游基础原材料到动力电池电芯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再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已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动力电池产业,好似一方源头活水,贯通产业链上下游,成为宜宾市的支柱产业,更形成四川省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核心支撑。

为持续高质量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宜宾已绘出2024年“作战图”:力争完成动力电池产量130GWh;高质量筹办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积极引进铝箔、碳酸锂、隔膜等配套项目,力争全产业链规上企业达到54个,实现营收1300亿元……

从春天出发,宜宾正动力十足,拔节生长。

聚势谋远 “追光者”的“养成计划”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牢牢占据两会热词“C位”的当数“新质生产力”。在今年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位列首位。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资源禀赋、产业条件和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宜宾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凭借丰沛的绿电资源,扶摇直上,追“光”而行。

1月29日,四川省2024年重点项目名单公布,其中宜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英发德坤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单晶硅棒项目、宜宾和光同程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二期)等光伏产业项目首次进入省级重点项目名单。这些光伏项目覆盖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总投资近400亿元,全年预计完成投资120亿元,成为推动宜宾光伏产业冲刺600亿元产值新目标的强力引擎。

“唯快不破”是宜宾追“光”的法宝。从2022年2月开始谋划,到2023年10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宜宾的光伏产业已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多个项目均完成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产值从“0”飞跃至200余亿元。

宜宾高新区是宜宾市发展晶硅光伏产业的“主阵地”,该区锚定绿色新能源产业,标准规划万亩产业园,从硅料、拉棒、切片、电池到组件全产业链布局,并招引优质辅材配套企业,构建完备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当初我们的项目落地宜宾,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79天,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5个月,这个速度真是让人惊喜。”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回忆起当初的情景,仍然感慨万千。作为落户宜宾的第一家光伏企业,该公司打开了宜宾“追光逐链”的大门,也见证了宜宾产业发展的新速度。

英发德耀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忙碌着(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人勤春来早。上午九点不到,记者走进英发德耀的生产车间,只听耳边机械轰鸣,工业机器人快速挥动机械臂,工人们往来穿梭,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从春节到现在,我们的生产线都在高速运转,订单量也十分饱和,今年整个基地都会处于满产状态,到2024年年底,我们的规模预计将突破40GW。”对于新一年的发展,张敏充满信心。

“2024年,我们区的产值预计会达到600亿元,从而更好推动整个光伏产业的进一步提升,也将为2026年突破千亿园区做好准备。”宜宾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华涛告诉记者。

光伏产业从零起步,宜宾成为四川省唯一完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的城市,为储能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24年,宜宾将加快建成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招龙头、强核心、延链条、推应用,初步形成晶硅光伏产业链生态圈;力争到2026年,晶硅光伏产业全面成链成圈,形成1500亿级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

以竹代塑 小竹子背后的绿色“密码”

春日清晨,伴着拂面的微风,记者驱车前往宜宾市兴文县。行驶至僰王山附近时,一片一望无际的“竹海”跃入眼帘,薄雾氤氲,漫山青翠,恍若仙境。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竹林面积达52万亩,竹资源得天独厚,是四川省重点产竹县之一。近年来,兴文县以竹为媒,“挑”起全县一、二、三产业,用竹作笔,绘出“以竹代塑”蓬勃发展的崭新画卷。

“竹子的生长周期快,易于降解,且降解过后还可以直接充当土地的养料,十分环保,用来代替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再合适不过了,比如一次性餐具、外卖打包盒等……”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走进了位于兴文县的全国首家创新竹日用品交易中心。

竹牙刷、竹餐具、竹打包盒、竹育苗盆、竹纤维毛巾……在2600余平方米的展馆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竹制品,分酒店、餐饮、家居日用、文创等系列进行展示销售,集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竹制品超过5000种,并配套“创新竹日用品网上商城”线上线下联动交易,是目前全国最专业、最全面的竹日用品交易中心。琳琅满目、品类齐全、新颖精致的竹制品走入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视线中,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也推动竹制品更好地走进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应用场景丰富的竹日用品(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下“竹”功夫,做“竹”文章。从竹子种植生长、原料加工采集,到竹制品加工、竹用品销售,再到后续的创新研发,兴文县早已打通竹产业发展的上、中、下游,逐步形成“以竹代塑”产业全链条发展。

记者走进兴文县的一家竹制品加工厂,只见在一条条竹纸浆环保餐具生产线上,工人们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加工、质检、打包、装箱……经过一道道工序,绿色环保的竹制餐具从这里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2024年我们的订单量将近有一万吨,比2023年翻了三倍,目前第一季度的900吨已经全部出货,第二季度我们将完成2000吨的生产量。”该公司生产部经理阎均看着今年激增的订单量,喜笑颜开。

工人们正在分拣包装一次性竹制餐具(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

春光正好,各工厂、各企业全力冲刺、快马加鞭,闯出竹产业发展的新兴之路,也为兴文县“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我们引进了30余家相关企业落地兴文县,投资金额达到140亿元,预计2024年竹产业总产值将达到78亿元。”兴文县林业和竹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永潮告诉记者。

放眼全国,“以竹代塑”产业化发展跑出加速度。宜宾作为全国十大竹资源富集区和川南竹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正勇立潮头,乘势而上。

山下看产业,山上看风景。伴随竹产业发展壮大,宜宾竹文旅融合也在深入推进:蜀南竹海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龙头山竹生态文化主题公园、高桥竹村、永江竹村等一批竹文旅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四川宜宾竹文化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既是底气,也是福气。坐拥浩瀚“竹海”的宜宾深谙此道,始终坚持在保护中谋求发展,既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也让青山绿水永远“青绿”。

绿水青山,美若仙境(央广网发 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在明媚的春光里,宜宾正元气满满,意气风发,向“新”而行。

编辑:昌思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