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成都新一轮总规出炉 将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

2018-02-28 09:5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成都2月28日消息(记者贾宜超)27日下午,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的说明。记者了解到,本次总规修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的第五轮总体规划,明确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并就城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

    “一山连两翼” 借鉴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东部城市新区

  在优化市域空间结构方面,构建市域“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网络化空间结构, 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一心即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把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

  两翼包括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11个市辖区以及高新西区、高新南区、天府新区直管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8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360万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

  东部城市新区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经验,建设水城相融、蓝绿互映的生态宜居之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300 平方公里、总人口 265 万人。重点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国际空港新城,加快建设简州新城、淮州新城。三大新城与简阳城区共同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国际空港门户枢纽、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引领新经济发展的产业新城和彰显天府文化的东部家园。

  同时,实行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发展的五大功能区。其中,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高标准提升西部区域,探索城市绿色发展新模式;高质量改造北部区域,增强区域一体功能新支撑;高品质优化中部区域,开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新路径

  《总规》中提出,成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要坚持以底定城、坚持以水定人、坚持以能定业、坚持以气定形。在坚持以水定人方面,确定城市人口规模上限。从需求端,采用多方式综合预测,2035年人口规模为2400-2600万人;从供给端,以资源承载能力对发展规模的约束,2035年可承载2300万人,因此,规划至203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

    明确“三步走”发展目标 建设“世界的成都”

   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定位,确立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在城市战略定位上,《总规》科学确定了将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按照规划,将强化成都 “五中心一枢纽”国家中心城市核心支撑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强化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高标准建设公园城市 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旷世盛景

  成都将全域增绿,构建“公园城市”。按照“生态投资是政府最优质资产”的理念,将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天府绿道串联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构建五级绿化体系,建设公园城市。将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

  同时,《总规》还提出,成都要增加城市公园、小游园和微绿地。其中,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市新区规划建设102座城市公园。因地制宜建设3000平方米以下的小游园,见缝插绿设置微绿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做到“推窗见田、开门见绿”,实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

  合理确定城市的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重点强化对临近山体、河流、公园、历史文化片区的“四边”区域建筑高度进行管控。营造中轴、门户、老城、中心四类城市标志性天际线。构筑 29 条观山视域廊道,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

    科学治堵 到2035年绿色出行方式力争占85%

  在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的绿色交通体系方面,成都科学治堵,构建高效绿色交通体系,至2035年,实现绿色交通分担比85%,其中公交出行分担率占机动化的70%,轨道出行占公交的80%。

  在搭建对外交通网络方面,实施“四铁融合”,通过蓉欧快铁、出川高铁、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和市域地铁深度融合,支撑联通亚欧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通过“两纵一横”融入国家高铁网络,构建“148”高铁圈,实现成渝城市群内1小时可达,到西安、昆明、贵阳、武汉等“1+8”中西部城市4小时可达,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城市8小时可达;通过城际铁路、国铁公交化运营线路及市域铁路,构建“1+7”成都平原城市群1小时交通圈;市域内规划37条共1696公里城市轨道线网,构建全市半小时交通圈。

  新闻背景:

  《总规》修编开展10多次专题研究 公众广泛参与

  本次《总规》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立足于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立足于国家、全省战略要求和立足于解决社会关切的城市问题,坚持“如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主线,按照“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原则,以全域景观化、景区化的理念,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体现公园城市特点,处理好“舍与得”、“增与减”、“东与西”、“新与旧”、“城与乡”5个关系。

   在《总规》修编过程中,借鉴了北京、上海总规编制经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20多次实地踏勘、调研,10多次专题研究总规方案。还邀请苏解放、刘太格、李晓江等92人次的顶级规划专家和院士,召开10余次专家咨询会,提升了公众参与的高度。开展“总规四进”活动,包括进社区、进高校、进企业、进机关,强化了公众参与的深度。通过社会广泛参与收集到的意见均进行了充分吸纳,对总规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今天的成果。

编辑: 郑轶

成都新一轮总规出炉 将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盛景

27日下午,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的说明。记者了解到,本次总规修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的第五轮总体规划,明确了“三步走”发展目标,并就城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