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从盘活存量到打造智库 成都探索破解自贸试验区人才难题

2017-04-24 09:20:00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成都双流面向全球高薪选聘金融、法律、国际贸易等高端专业人才,最高年薪近200万元。”4月5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后的第5天,在成都这片“试验田”上,一场“人才大战”赫然启幕。

  成都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00平方公里,包含了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和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两个部分,是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在国务院批准的四川自贸区《总体方案》中,明确了六个方面24项改革内容共159项试验任务,成都自贸试验区承担了其中155项试验任务。

  在这155项试验任务面前,从企业到政府,无一不面对着对人才的渴求。如何走出人才困境?成都正调动全社会参与,全球化问贤高素质人才。

  成为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让民警魏霜丹从“幕后走到前台”。(朱虹 摄)

  “盘活存量”,做好内部人才培养

  成为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让普通民警魏霜丹从“幕后走到前台”。

  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后,民警魏霜丹从成都双流区公兴派出所调到了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双流)政务服务大厅上班。

  魏霜丹是英语专业出身,过去一直负责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为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岗位举贤,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从大学英语6级及以上水平的民警中选拔人员,魏霜丹借助当年英语专业8级的功底,脱颖而出。

  “这份工作代表着中国警察的形象。”作为窗口首席代表,魏霜丹主要负责出入境签注业务,但是,她还要熟知整个窗口服务的细则,以便做好一站式服务,“压力更大,责任更重。”

  每天,除了工作,只要一有时间,魏霜丹就在学习。

  “我们窗口目前出入境中管和外管业务都暂时还未授权,待培训后考核通过才能授权。”魏霜丹说,她和另一位同事将在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进行培训,然后迎接四川省公安厅的考核。只有通过考核后,给中国人办出境证照和为外国人办理签证延期的权力才能下放给她们。

  在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下,做好内部人才培养,“盘活存量”,是眼下成都自贸试验区人才之战的首要任务。

  “自贸夜校”授课现场。(图片由双流外宣提供)

  为了补充人才,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办起了“自贸夜校”,定期邀请国内自贸专家授课,利用业余时间为自贸干部“充电”。

  “为了适应自贸区的工作,需要加强学习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临空经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关规划,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知识,并深入学习改革试验方面的业务理论。”成都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臧祥是“自贸夜校”的一名学员,为迎战成都自贸试验区改革实验任务清单的相关工作,从下午6点半到晚上8点半,他就和近60位自贸区的干部一起参加夜校学习。

  “大家学习劲头十足,课后还会去找专家要课件、做探讨。” 臧祥说,“自贸夜校”虽然占据了休息时间,但大家都很积极,因为“‘自贸夜校’不是工作负担,而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与此同时,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也启动了自贸试验区能力建设系列培训班,通过赴上海、深圳等地开办“高端研修班”,在自贸试验区建设开办“自贸建设通才”小讲堂,遴选优秀青年干部进行为期半年的集中学习,以及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等形式,系统推进干部自贸试验区建设能力提升。

  朱耘苇从法国留学归来后就在成都创业。在她看来,成都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将带给公司更多的海外商机。(朱虹 摄)

  不拘一格,积极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

  成都双流综保区美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耘苇,从法国留学归来后就在成都创业,做起了红酒生意。成都自贸试验区的成立,将给她的公司带来更多的海外商机。但是,朱耘苇却喜忧半掺。

  “随着业务发展,已经感觉人手不够用。眼下,进口、清关和对接政策都是我自己在负责,希望能够有人分担。还急需国际贸易、外语、跨境电商等方面的人才。”朱耘苇正通过海归协会和创业协会,帮助公司陆续招聘相关人才。让她欣慰的是,“今年,我们和波士顿葡萄酒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波士顿葡萄酒学院能提供专业的考证服务,这将为公司本身和业内提供人才保障”。

  和朱耘苇一样,一些企业负责人都认为,眼下,成都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着人才总数不足、人才结构不匹配等突出问题,“硬件配套会越来越完善,但专业人才难求。”

  “一天接上百个电话,忙到停不来。以后,一天接上百个电话或许都不止了。”魏仕富的成都泛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专业人才的紧缺。

  “薪水待遇我们愿意和上海、深圳等地相当,但人才必须精通国际贸易、熟知关务,且外语能力强。”魏仕富说,四川自贸区挂牌后,发展机遇会更多,他们的国际货运业务也会越来越多。为此,公司通过互联网发布了高薪聘请的信息。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招聘不是特别理想。

  “今年以来,不断有人打电话咨询自贸区的利好政策。”魏仕富说,很欢迎更多的企业来蓉寻求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实现更多的人才交换。

  为补充人才,成都自贸试验区在引进和培育人才的措施上,拿出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魄力。

  “为解决‘国际铁路港、智慧产业城’建设的人才短板问题,青白江区出台了‘蓉欧+’战略特需人才引进办法,全力为相关区级部门、事业单位引进不具有行政职务、不占编制,按照雇用合同和市场规则管理的特需人才和智库团队。”成都青白江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青白江将启动面向全国招引优秀的特需人才工作,为引进人才提供15万元—30万元年薪,特别优秀人才实行‘一事一议’。”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图片由成都青白江外宣提供)

  打造智库,用好身居幕后的“智囊团”

  “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才,制度创新很难落实。没有人才,成都自贸试验区新兴产业的培育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看来,人才建设是自贸试验区建设本身的需要,也是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吸引更多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自贸智库’,就是针对自贸试验区总体规划、改革创新、产业发展、体制建设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在创新发展理念中培育改革发展新优势。”据成都双流自贸局办公室主任、航枢党委工委书记蒋黎旺介绍,为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深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管理局积极借智借脑,在全国选聘了一批自贸试验区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成立了“自贸智库”,建立起多元、综合、开放的自贸试验区研究咨询机构。

  和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一样,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也“牵手”成都青白江区,开展院地合作,选择在蓉欧快铁中国端起点站——成都国际铁路港,建立“布鲁塞尔中国与欧洲问题研究院铁路港研究基地”“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四川大学欧盟研究中心铁路港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研究基地”),并与青白江区共建“蓉欧+”战略研究中心。

  在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邓翔看来,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应实施更加灵活便捷的人才政策。特别在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人才的户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出入境便利化等事宜。同时,也要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

  “今年9月,四川大学将迎来首批波兰语专业学子。”邓翔说,研究基地将为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服务和人才实训服务,促进中欧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夯实人才支撑。

编辑: 郑轶
关键词: 试验区,人才大战,波兰语专业,人才工作,成都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