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大凉山邮路变身致富路

2018-12-06 15:28:00来源:

    央广网西昌12月6日消息(记者韩民权 见习生池月婷)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邮政网点的完善,邮路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邮路只是送信、送报纸,如今的邮路与电商、快递相结合,承载的不仅仅是远方家人的思念,更承载了老百姓们脱贫致富的希望。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大凉山邮路的变身情况,体验邮路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邮点是基础   “补白”不白补

  凉山州有3747个行政村,村多,空白乡镇也多,应建设的邮政网点有476个,而在2012年的时候,全州却只有39个,这个情况可急坏了当时担任凉山州邮政管理局局长的邵建洲。

  “39个,还不够个零头呢!怎么办啊,干呗!”时间不够,人手也不够,邵建洲只能亲自带着司机和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日复一日地往乡里、县里跑。山路九曲十八弯,看着就在眼前百余米的村庄,也要绕个把小时才能到。“当时就剩下一股干劲,早上五六点起来跑,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也跟我一起跑,跑得晕车,跑得哭”,邵建洲说。

  为了尽快把村邮站建起来,邵建洲克服了重重困难,想着法子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把补白进度纳入政府考核,每个月发文通报,不停地到县上督导,将旧房置换等等。在邵建洲带头的邮政人的努力下,如今,凉山州全州476个邮政网点已全部完成“补白”,全州3747个行政村预计明年也将完成村邮站全部覆盖。

  邵建洲笑着说,邮件原来只能送达到乡上,现在送到了村,送到了组,“邮点建好了,再来个脑袋灵光的整个电商,不就致富了吗?”

  党牵着我们跑邮路来致富

喜德县则约乡邮政所的负责人正在检查送达报刊的无人机 见习生池月婷 摄

  喜德县则约乡邮政所是去年完成的补白邮点,原来这里寄东西都是靠人背马驮,到县里有20多公里,步行往返一趟就是大约7个小时。喜德县邮政公司普遍服务负责人罗秀玲说,乡亲们主要是给外出打工的子女寄一些证件,或者是核桃、腊肉之类的食物,原来邮寄到成都都要花费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幸运的是,2015年则约乡通了路,车子能开进来了,2017年则约乡建立了邮站,还用上了无人机来投递报纸和信件。

  “我今天下午在这儿寄,明天早上11点的样子就到成都了,现在大家随时想寄就寄了。”罗秀玲告诉记者,今年邮政公司还借助新建的邮点和邮政的电商平台,帮村里的乡亲们卖荞麦,村民们自己在当地卖只能卖1块多一斤,邮政来收的话就是2块钱一斤,大概收了有五六万斤。

  村民们还主动介绍起了当地的圆根萝卜,邵建洲拿起一个“嘎嘣”咬下一大口,边点头边说:“这个萝卜好,我回去就喊孙光梅来这儿卖圆根萝卜!”

  致富路上你我同是领路人

  邵建洲口中的孙光梅,是获得了“全国最美快递员”、 2018年“四川好人”和“凉山好人”等荣誉称号的西昌中通市区六部负责人,也是被他称为“脑袋灵光的电商”。

  由于凉山州山林环绕、道路崎岖,难以“走出去”,农产品只能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卖给外地采购商,甚至腐烂在田地里。于是从2013年起,孙光梅开始借力微信、淘宝等平台帮大凉山里的乡亲们卖东西。

  农户的果园、菜园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家里的年轻人又都去城里打工了,乡亲们自己收不完、运不出来,孙光梅就带着自己的员工开车过去,自己摘、自己运。

  孙光梅告诉记者,去年她带着工人到米易帮一家农户摘番茄,他们家只有两个劳动力,要养四个重病在床的老人,那些番茄都卖不出去,准备烂在地里。那几天他们从早干到晚,没饭吃又没水喝,饿了就吃番茄,“我们一大早去的,到了晚上六点才吃了一顿中午饭,一天摘了5000多斤番茄。”

 

孙光梅在米易帮农户摘番茄  当地供图

  2017年,孙光梅一共帮助农户销售了合计约100万元的农产品。孙光梅说,山里的农产品之所以能卖得出去,背后都是公益平台和快递在支撑。

  今年5月,孙光梅正式成立了农产品销售公司,专门做优质农产品供应。孙光梅说:“我有一个心愿,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把大凉山的土特产品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发往世界!”

编辑: 郑轶

大凉山邮路变身致富路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邮政网点的完善,邮路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邮路只是送信、送报纸,如今的邮路与电商、快递相结合,承载的不仅仅是远方家人的思念,更承载了老百姓们脱贫致富的希望。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大凉山邮路的变身情况,体验邮路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