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四川频道 > 四川频道 > 市州新闻

央广网

巴塘县关停所有重污染企业 强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

2016-10-26 09:53:00 来源:四川日报

  这两天,细心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群众发现,巴楚河变得更清澈了。10月18日,巴塘县水务局联合公安等相关部门,关停了巴楚河和金沙江上两家采砂石企业。

  至此,全县所有重污染矿产企业全部关停。

  矿产企业税收一直以来是这个国贫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巴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自断财政命脉,强力推动县域经济转型,瞄准旅游,奔绿而行。

  曾经靠山吃山

  巴塘县地处川西边陲金沙江中游东岸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有着“高原江南”美誉。境内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但受基础设施落后影响,产业支撑乏力,发展一直缓慢,是四川藏区19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1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刚过亿元。

  在这片面积达7844平方公里的雪山草地上,已探明的铅、锌、银、锡等矿藏,不但储量大,而且品位高,尤其是夏塞银矿,储量达100余万吨,属国内大型银矿。

  上个世纪,在唯GDP观念的影响下,巴塘县发展聚焦到了辖区内的矿产资源上,走上了一条“靠山吃山”的路子。2004年,由县矿产工业总公司和另外三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专门开发银矿。“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发展的路子,加上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发展什么都难,只有靠山吃山。”巴塘县县长张家志说。

  2008年,夏塞银矿建成投产,当年就处理矿石2.5万吨,实现利税2200万元,对巴塘的财政是一笔很大的贡献。

  随后几年,巴塘县又陆续引进了佛光水泥、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等几个跟矿山资源有关的项目。

  这些项目的相继投产,充实了巴塘地方财政收入。

  如今壮士断腕

  随着发展,巴塘决策者发现,开发矿产资源尽管拉升了地方GDP,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但是对于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却贡献不大。同时,由于矿山资源的过度开发,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群众认同度并不高。

  为此,巴塘县专门组织相关部门对现有的相关企业进行了明察暗访和梳理,认真论证了这些矿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最终决心关停这些企业。“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巴塘产业支撑力本来就弱,这些矿产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财政还十分薄弱的巴塘来说。”巴塘县委书记汪玉琼说,但矿山总有挖完的时候,不能为了追求财政税收的增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巴塘应该找准自己的着力点,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从2013年开始,巴塘县委、县政府力排重重困难,先后关停了夏塞银矿、佛光水泥等三家矿产业企业。发展转型一直持续至今。

  未来奔绿而行

  财政来源断了怎么办?面对脱贫攻坚,巴塘县重新审视发展之路。

  驱车沿G318线翻过海子山,进入巴塘地界,眼前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路边的格桑花美丽绽放,路边的临时休息亭干净整洁,旅游指引导示牌随处可见,旅游驿站、藏家乐如雨后春笋遍布……“花美果香,五彩藏乡”引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借助甘孜州打造全域山地旅游的契机,作为G318线四川与西藏最后的节点城市,巴塘县把发展的目光瞄准了旅游产业。“我们巴塘境内有姊妹湖、措普沟、格木神山等景点,加上巴塘又处于川藏交界,发展旅游产业大有可为。”汪玉琼说。

  巴塘县将旅游业放在优先位置,出台实施旅游业和农业发展“两个决定”、金融撬动“两个机制”,措普沟、格木-格聂旅游景区正式启动开发,新建宾馆、招待所55家,发展藏家乐、果庄50余家,新增个体经营户1298家,去年累计接待游客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亿元。

  而今,巴塘围绕“绿水青山”做文章,专门提出了“打造G318休闲旅游观光生态示范带”的目标,将系统开发建设措普沟、格木—格聂两大精品旅游景区,立足非遗、红色等多元文化,把巴塘的绿水青山变成农牧民的金山银山。

  相关新闻

编辑:郑轶

关键词:巴塘县,关停,县域经济,重污染,企业税收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