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2月4日消息(记者 邱栎艺)一环路是成都市最早建成的城市环线主干道,如今正加快打造一环路市井生活圈。

  2020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一环路环线为轴,深入左右1至2个街区,打造成都“市井生活圈”,彰显成都“慢生活”的独特气质。

  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的建设,是推动中心城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是传承历史文脉和记忆的重要抓手。一系列的老街巷、老建筑,被深度挖掘了历史文化后,赋予了新的内涵,激发出新的活力。

  如今,改造后的一环路,是集文化旅游消费场景、“中优”示范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一体的市井生活圈。

  音乐坊:打造成为大运会“城市会客厅”

  位于一环路南一段的音乐坊片区,是由一环路南一段、新南路与锦江所围合的钻石型区域,并紧邻成都新地标——成都城市音乐厅。

  音乐坊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以打造“世界音乐族的追梦天堂”为目标,目前已构建出由音乐专业人才、爱乐者、乐器销售培训及泛音乐商业等形成的音乐生态基础。

  依照规划,音乐坊将打造成为大运会“城市会客厅”,结合公园城市建设,其中将打造潮音多功能剧场、品牌快闪店、泛音文创店、盒子音乐STUDIO及大型户外音乐公演舞台,为市民、游客输出高品质、年轻态的音乐内容,呈现轻松、安逸、个性、自在的音乐空间场景。

  科大智创谷:国家级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来了

  作为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核心载体,科大智创谷东临一环路、南临建设北路,涉及银杏苑及临街商铺、信产大厦、电子宾馆等2.92万平方米物业载体,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国家级优秀(A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采用“收租+合作”等方式,科大智创谷在园区设立“成华科创人才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人才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利用临街商业引入书店、轻食、咖啡、清吧等时尚消费业态,为园区提供高品质服务。

  据了解,成华区充分利用“爱成都.迎大运”、“一环路市井生活圈”之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整合电子科大优质资源,激活发展引擎、助力产业升级,建设示范软件学院,打造全球科大校友中心,提升科技园的科技服务供给能力,创新策源功能和辐射效应,驱动科技园高质量建设,服务企业快速发展。目前聚集了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72家电子信息类科技型企业,2020年实现总产值10.5亿元。

  爱情巷:营造“市井味、时尚范”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驷马桥街道北门里·爱情巷打造项目是成都市天府锦城建设的一部分,东起太升桥,西止于北门大桥,全长670米,主要位于星辉中滨河路一线。

  爱情巷全长670米,总投资4286万元,打造居民楼10栋,整治立面2.8万㎡,新建景观围墙240米,打通里巷2条,亮化光彩照明400米,植入文化小品25个。

  据悉,该项目坚持“错位发展、突出特色、本土亲民”的总体思路,秉承“匠造有温度、吃喝有态度、生活有智度”的设计理念,将以前单纯的建筑立面改造,变为以消费场景营造和产业植入为主导的特色街区打造,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发、市场聚集的方式,实现城市有机更新。

  其核心区,则以红砖建筑为主调,以爱情文化为主题,以夜间经济为主业,精心打造“星辉中滨河路沿岸”及“缘心”广场、“凤求凰”剧场、“红线”民宿、“聚友”酒居、“竹坞”茶香等节点,着力营造“市井味、时尚范”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美食街:实现“铁半城”面食文化消费场景

  文家巷丝面美食街,位于金牛区抚琴街道,范围包括光荣北路、文家巷,道路全长约880米。沿着两条道路深入文家巷,可以看到,各色面食店铺林立,南北面食汇集。

  通过内部的延伸,美食街连接一环路、金牛大道营门口路、沙湾路等城市主要道路,具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全长约432米、宽13米、道路宽度6米。

  事实上,这里的“面食”文化有着一段厚重的历史。

  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北部的金牛区抚琴街道光荣片区,因聚集4万多铁路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逐渐有了“铁半城”之称。由于铁路人的工作特性和成都本地的生活节奏逐渐形成了“快城慢活”的生活方式,南北饮食文化的交融,带来了以面食为主的快餐文化。

  现如今,为实现“铁半城”面食文化消费场景,结合一环路市井文化生活圈打造,这一片区实施了3个区级游园打造、22个老旧小区改造、7栋建筑体立面改造、100余个店招商招美化、200余米斑驳围墙治理、5条道路黑化及人行道铺装植绿等工程,实现片区范围城市形态内连片集成。使视觉空间更加赏心悦目,打造呈现片区特色文化街区,促进城市空间开放共享,盘活社区存量资源,让光荣片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营造新的消费场景,努力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多元主体治理格局。

  目前,该片区已集聚了30余家特色面馆、50余家特色小吃,其中网红商家9家,面食品类涵盖了各个区域知名传统面食,包括担担面、宜宾燃面、内江牛肉面、重庆小面、兰州拉面、中江挂面、陕西油泼面、郑州烩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