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创新社区治理 成都成华探索共同协商治理

2017-11-03 12:0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成都11月3日消息(记者刘涛)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基本单元,也是重要突破口。为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的生活社区,打造和谐的幸福家园,成都市成华区“坚持共建共享,做实民生福祉,建设幸福成华”,在社区治理方面,坚持多元协商共治,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力度,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成华区多个社区,都在进行着共同协商治理的探索。在这种模式下,祥和里成了美食一条街,华林社区有了“代言人”,而双福路社区的老人更是直言不愿搬走,成了著名的和谐社区。

  祥和里社区:美食街的盛名 背后是你不知道的协商共治

  成都的“好吃嘴”都知道,祥和里有一批美食店,是闲暇时候聚会的好去处。在这条不长的“美食一条街”,有60多家餐饮商家,2200余户居民。很多市民不知道,祥和里不光美食多,而且餐饮商家和社区居民的关系也非常和谐。闻名遐迩的“美食一条街”,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时间回到三年前,越来越多的美食商家聚集到祥和里,人声鼎沸、车来车往、深夜营业也逐步成为常态。同时,也带来了油烟、噪音、安全、堵塞等问题。美食商家的聚集,引发了社区居民大量的投诉、抱怨。

  “烧烤签签到处丢,冒菜油整得这块地又黑又脏”、“大热天的,连窗子都没法开,油烟子薰得窗户都是黑的”、“12点之前可以睡觉我就谢天谢地了,没得一刻是清净的”……

  祥和里美食街的名誉必须要捍卫,住宅户的环境也不能松手。油烟、噪音、安全、堵塞,解决居民和商家矛盾已经迫在眉睫。

  怎样巧妙的化解矛盾呢?一次公益大赛,成为了社区解决矛盾的契机。2015年成华区举办公益创投大赛,祥和里社区以“祥和儿童之家”项目创新四点半学校运行机制夺得冠军,“祥和儿童之家”社团也借机培养出家长志愿者、教师志愿者、商家志愿者三支团队,致力于社区服务。

  儿童上学问题可以用三方志愿者的模式,那美食商家和社区居民的问题,能否复制这种模式呢?祥和里社区借此经验,成立了“吃货的天堂—商居自治联盟”。他们组成了餐饮商家志愿者8名、家长志愿者4名以及教学志愿者4名的执行团队,通过向商家和居民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各自的需求,根据问卷反馈结果协商形成公约。

  接下来,商家、居民与执行团队三方在公约的基础下,协商创意策划公益活动、美食节会等,平均每周一次。其中,全年的大型互动就有“端午节、七夕节、美食节、重阳节、社团感恩年会”5场。社区美食街更是成为商居自治联盟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朱林是祥和里美食街的餐饮店经营者。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他也逐渐理解了居民的需求。朱林说,在社区的帮扶下,各商家都加强了“自治”,通过加设厨具装置解决油烟问题,配合居民作息协商解决噪音问题等等。

  同样发生改变的,还有祥和里社区的居民,赵丽就是其中一员。随着联盟的成立,她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改变。以前她和很多人一样,只会抱怨投诉,认为社区的治理与自己无关。如今,赵丽感慨,社区是大家的家园,要舒适就要一起出力。通过参与社区的志愿者团队,众多社区居民主动和商家坐在一起,协商解决各种问题,有事好商量的态度在祥和里受着大家的追捧。

  祥和里社区居民公益美食节

  华林社区:“冯事有说法” 社区大姐开办栏目助力社区自治

  在成华区华林社区,有一位名人冯大姐,她的个人“品牌栏目”——《“冯”事有说法》可谓家喻户晓。有事找冯大姐,成了社区居民的口头禅。因为,很多问题、矛盾反馈给冯大姐,她总会想办法通过院落自治委员会解决。

  今年60岁的冯大姐被称为是华林社区的“代言人”,她集多重身份于一身,党支部委员、华林社区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华林社区艺术团团长。说起《“冯”事有说法》的诞生原因,冯大姐摆起了华林社区的“前世今生”。

  其实,华林社区的居民80%都属于征迁安置户,从以前的家安置到新居,不少的中老年人都不适应,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归属感。以前,和其他人一样,冯大姐也对“新家”存在诸多不满,小菜贩随意丢弃菜渣、居民生活垃圾乱丢、物管不作为、小区绿化差,再加之征地拆迁带来的矛盾,华林社区经常有居民去信访。

  “我们是社区的主人,自己的家肯定要自己扫。”爱管闲事的冯大姐坐不住了,她主动加入了社区院落自治委员会的选举,自己带头美化小区。栽树搞绿化,宣传搞卫生,普法讲安全,冯大姐用自己的热情带动了身边不少的人。看着小区一点一点的变化,以前乱丢垃圾的居民现在主动监督起了社区的卫生,不乱丢的同时还阻止别人乱丢。

  来自群众中的冯大姐最懂得倾听,就这样,《“冯”事有说法》一个以大姐自己名字命名的栏目诞生了。说是个栏目,其实主要是冯大姐用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并及时反馈的一个渠道。包括居民和物管的矛盾、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法治宣传等等问题,冯大姐都会进行收集,并想办法反馈解决。

  社区院落前的“坝坝会”

  在华林社区的院落自治委员会,还有很多像冯大姐一样的人。他们既是小区的居民,又是小区的自治者。通过这种方式,华林社区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社区建设之中,逐步让华林社区这样一个“农转非”为主的社区,变身和谐宜居社区。目前华林社区院落自治委员会22人,其中18为均是通过“农转非”安居到社区的居民。

  华林社区的治理模式成功搭建起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平台,提高了居民参与治理,服务社区的自觉意识,取得了社区院落“多元治理”的良好效果。

  双福路社区:老人不愿搬走 直言我这个“窝”挺好

  当你走近双福路社区,最直接的体会可能就是环保和绿化。双福路社区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8%,院落内的绿化、美化、亮化做得充分到位。社区书记何红飙介绍说,这主要得益于双福社区共治的特色,环保网格。

  双福路社区的环保网格主要针对辖区的餐饮、工地、汽车、医疗等领域进行一周一次的环保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废水、气体以及固体垃圾的排放是否达标。科技网格加监管网格合力构建了双福路社区的环保运行体系,实现了社区整体环境的大提升。

  社区为老年人开展的采风活动

  除了对社区环保的改善提升,双福路社区在邻里互助方面也透露着温暖。

  62岁的高婆婆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子女们都在城区买了房子,但高婆婆却执着地要留在这里,“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窝,况且我现在这个窝这么好。”据悉,双福路社区现有空巢老人80余人,残疾人20余人。基于此,双福路社区成立“邻里互助社”,网格员和社区志愿者共同为社区老人服务。在双福路社区,你看不到在小区急速骑车,随意鸣笛的现象。发扬传统美德、敬老助老、携幼扶老,是社区一直对居民宣扬的,希望大家都能够相关帮扶、和谐共处。因此,像高婆婆一样的老年人对这里深情而执着。

  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人,社区功能品质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关系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内里和睦,发展才能昌盛,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符合成都特大城市的治理规律,同时也彰显着成华独特的发展治理之道。

编辑: 贾宜超
关键词:

创新社区治理 成都成华探索共同协商治理

在成华区多个社区,都在进行着共同协商治理的探索。在这种模式下,祥和里成了美食一条街,华林社区有了“代言人”,而双福路社区的老人更是直言不愿搬走,成了著名的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