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地标:从“工厂成都”走向“总部成都”

2018-12-14 09:45:00来源: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陈碧红

  12月13日,成都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澜波代表企业,站上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暨首批总部企业授牌大会的舞台。这也意味着,该企业此后可获得成都市针对总部企业出台的包括资金奖励及人才、用地、融资、税收等一揽子政策支持。当天获得“总部企业”和“成长型总部企业”授牌的共96家企业。

  这也是成都首次通过这种方式确立行业标杆企业,意在加快吸引项目聚集,提升产业能级,构建起总部经济生态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树立标杆之余 更想倾听企业诉求

  红旗连锁,2000年在成都诞生。18年时间,连锁店的数量开到了近2800家,就业员工1.7万人,总资产达45亿元。通威,扎根成都23年,如今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拥有分子公司170余家,通过在成都设立的投资发展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资金中心等全面发展……

  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4-2015》评价认为,成都总部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位于第7位,在商务设施、服务环境、世界500强落户等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来自成都市商务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目前成都全市约有300家企业总部,在为成都经济、就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更带来了科技知识、经营管理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新观念、新模式,成为成都经济版图上的“新地标”。

  于成都而言,站在这样的起点上,发展壮大总部企业的渴求从未如此强烈。

  “企业总部落户成都,对我市进一步融入全球高端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核心,构建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大企业大集团集聚集群发展格局,全面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天大会上,成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谢瑞武,向在座的企业家们袒露心声。

  放眼国际,多地的发展路径可供参照:纽约,吸引了世界500强中的近50家公司总部,延伸出众多相关的法律服务机构、管理和公关机构、研究机构等,形成世界制造业、服务业、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中心。新加坡,通过大力引进总部企业、发展总部经济,实现了从制造基地到总部基地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会场上,成都开诚布公:此次大会,一方面是要树立行业标杆企业,吸引项目集聚,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构建总部经济生态圈,奠定“工厂成都”到“总部成都”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增进总部企业和政府的交流,及时传递市委市政府经济发展重大决策、重大产业发展规划,认真倾听企业诉求,为企业和职工在蓉生产生活进一步优化服务、提供便利。

  既“真金白银”表心意 又甘当“店小二”

  今年2月,成都出台《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支撑的意见》,提出了十大政策措施,其中一次性奖励最高达2000万元。

  大会现场,成都表示,还将从3个层面给予支持。

  平台载体方面,在摸清家底、完成存量总部企业认定的基础上,成都将结合相关规划,进行全市总部经济总体发展布局,实现区(市)县错位发展。以66个市级产业功能区为重点,加快标准厂房、专业楼宇、人才公寓等载体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总部经济示范区,促进总部企业向功能区有效聚集,推动总部企业数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

  扶持政策方面,从明年开始,成都每年将集中开展总部企业财政奖励的申报和兑现工作,确保及时足额兑付奖励资金,落实总部企业对土地、电力等生产要素需求的支持政策,减税降费政策,完善鼓励总部企业开展R&D活动的支持政策。

  完善服务方面,在积极引进大型企业总部落户的同时,助推已落户的总部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发总部。大力开展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生态链建设,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聚成都,形成更加完善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不仅如此,成都还将建立市领导、部门负责人和区(市)县负责人挂点服务总部企业制度,以“店小二”精神切实解决总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总部企业在项目投资、人才引进、出入境便利化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并更加关注有意向来蓉投资的总部企业动向。

  根据成都制定的规划,到2022年,成都市总部企业数量将超过400家,力争总部经济对地方经济贡献占比超过20%,建成总量最大、能级最高、环境最优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总部企业首位城市。

编辑: 郑轶

新地标:从“工厂成都”走向“总部成都”

12月13日,成都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澜波代表企业,站上成都总部经济发展暨首批总部企业授牌大会的舞台。于成都而言,站在这样的起点上,发展壮大总部企业的渴求从未如此强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