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成都多措并举加强人居环境建设 提高市民居住幸福指数

2017-05-18 15:54:00来源:成都日报

  基本建成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是成都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为此,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把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作为持续改善城市民生、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的重要一环。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让市民在大都市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报告如是说

  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强化尊重自然、绿色低碳理念,引导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实施最严格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铁腕治霾。完善成都平原环境建设协作机制,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强力实施电能替代、尾气治理、扬尘管理、工业减排、露天禁烧,让市民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科学治堵。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共享绿色出行,加密轨道交通网、城市公交线网,加快街区循环成网,疏通改造拥堵节点,加强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加快构建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畅通。

  重拳治水。全面实行“河长制”管理,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三水共治”,强力实施重污染流域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良好水体保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病害整治、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等工程,打造“宜居水岸、活水成都”。

  全域增绿。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建成环城生态区,高标准打造天府绿道,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启动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新建一批城市综合性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专家这样看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姚建:

  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姚建指出,长期以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成都市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3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2910万立方米。但随着成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巨大,现有环境承载力已基本达到极限。

  对此,姚建建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成都要严格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实施最严格产业准入和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加强人居环境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都市的人居环境质量将会越来越好,人民的生活质量将会越来越高。

  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成都市应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平衡,保障并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这不仅是成都市的优势,也已成为成都市的城市名片。成都市应制定城区生态用地规划和生态用地储备土地机制,有效保障成都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拓展。

  其次,要切实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依靠科技,推进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积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逐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切实改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使我们的水更清、天更蓝,环境更优美宜人。

  再者,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在完善道路、绿化、给排水管网、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城乡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成都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为城市建设发展激发巨大的热情和能量。

  然后,要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大中小学教育、社区、企业和干部培训等场所,开展各行业、各领域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并将这种绿色理念带到各项工作和生活中,形成全民关心和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的意识,共同维护和创造美好的家园。

  一线抓落实

  丰富花卉品种 打造多彩城市生态景观

  初夏的早晨,阳光照射着成都路边的花草。在迎宾大道,园林工人李女士正在打理刚刚栽种不久的格桑花。“这种花花期较长,光照好的地方可以开到10月份。近段时间,我们还在陆陆续续播撒格桑花的种子。”据介绍,4月份以来,中心城区广种花草,特别是新栽了格桑花、蜀葵等野花系列花卉10万余平方米,给城市增加野趣,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建设增花添绿。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成都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我们正按照党代会部署,围绕三年初现、六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的目标努力。”据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市、区园林部门在中心城区主要道路、重要节点的路旁、边坡(护坡)、林下、公园草地、水岸、滩地等点位内完成了格桑花、蜀葵、百日草等各种野花系列花卉的栽植10万多平方米。结合格桑花栽植,在天府大道、科华南路、迎宾大道、二环路、商业街、督院街等重要点位以及其他区域增加栽植三角梅万余株。努力营造具有特色城市风貌的花境街区,初步形成色彩丰富的野花花境效果。

  “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格桑花、三角梅等花卉彩叶植物的运用比例。在重要节点、主要交通要道、城市进出口通道,结合小游园、微绿地建设实施三角梅、紫薇等夏花花树栽植。”据市林园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4月底,今年全市完成增花添彩项目建设23个,累计栽植了各类花乔19.5万余株,地被及摆花85.5万平方米。

  当多彩的“野花”让市民大饱眼福的同时,市花芙蓉增量提质工作也在加紧推进。根据市林园局制定的《市花芙蓉增量提质总体工作方案》,主城区以“两环、两轴、两河、多点”为主线引导芙蓉增量提质建设,在交通要道、城市进出口通道、街头、游园、广场、居住区、城市公园等绿地点状栽植芙蓉,形成分布合理、成片成线、全域可见的“市花”景观。截至4月28日已累计栽植芙蓉60025株,完成总任务的55%。

  近日,市林园局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和区(市)县,通过资料收集、考察学习、征集意见,修改完善,编制了《关于落实“擦亮蓉城名片,打造芙蓉文化产业”的工作推进方案》,规划了市花芙蓉2019-2022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推进重点,确定了武侯区芙蓉1500亩博览园、新都区芙蓉赏花基地600亩、金堂县转龙镇赏花基地5000亩的建设任务。

  部门声音

  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实现经济发展 和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维,而此次报告从城市规划的宏观层面进行了战略优化,从民生关切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一致性,不仅充分体现出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和意义,也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鲜明特质。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报告充分回应民生关切,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市民感受为导向,满足老百姓不断提高的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改善城市民生的重要工程,具体提出“三治一增”措施——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堵、全域增绿,这就从感官上呈现出了一个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的城市。

  他表示:“‘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明显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是我们应该思考和实践的具体事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应持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为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实现城市的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让老百姓在城市中就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市民有愿景

  愿景1 希望市民积极参与监督水环境

  成都市河道管理处彭志远:目前成都市河道水环境质量越来越好,河道水质逐年好转,河道两岸环境更加优美。我希望在大力推进“兴水、供水、节水、净水、治水”五大工程建设中,突出信息化技术,在提高水环境日常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强市民参与积极性和增加全面监督的渠道,使我们能拥有更加优美的河道水环境。

  愿景2 希望河水更清河景更美

  成都市河道管理处沙河管理站傅荣:随着“河长制”的大力推广,河道整治的加速推进,成都市区河水越来越清。沙河麻石桥段,河水碧绿清澈,住在附近的大爷大妈在沿河休闲公园里惬意地享受春日凉风,这是我们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水岸”成果。希望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成都能实现千年水网恢复,河景越来越美。

  愿景3 希望有越来越多“望得见山”的日子

  市环保局宣教处李妮斯:近段时间以来,成都的天越来越蓝,朋友圈经常能被蓝天白云的摄影大片刷屏,作为环保工作者,很高兴也很欣慰。目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行动正在大力推进之中,相信建成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之日指日可待。在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中,我希望城市能够大力践行“三治一增”,落实铁腕治霾、科学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绿,为蓉城增添幸福感和归属感,有越来越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日子。

  愿景4 希望真正体验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盛景

  家住龙腾路的市民刘芳:以前我家门口的这条街两旁都没有树,光秃秃的,夏天晒得很,而且看着也不好看,没有一点“绿色”和“彩色”。今年以来,短短几个月间,道路两旁便新增了几百棵树,“开门见绿”的愿望变成现实,这几天热起来,也不会像以往那么晒了,我感到很开心。希望今后还能根据不同街道的特性,多选择一些树种进行栽植,让我们不仅能见“绿”,还能见“彩”,真正让大家体验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的盛景。(记者 缪梦羽 王琳黎 胡清 陈仕印)

编辑: 郑轶
关键词: 绿色,人居环境,幸福指数,土壤环境质量,龙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