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央广记者看四川 > 正文

汶川:从地震中心到水墨桃源的蜕变
2012-09-21 23:20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成都9月21日消息(记者刘涛 实习记者郑玉蓉)记者行走进汶理茂新闻采访团到汶川采访时,沿着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滨河路信步而上,一间间独具特色的饰品店,羌绣制品店,服装店里满是熙来攘往的游客。现磨豆花,品地道藏族“酥油茶”,逛羌族服饰,听羌笛,唢呐,在这3369.9平方米的西羌文化街上处处弥漫着浓郁的藏羌文化。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2008年特大地震的中心。

  四年多过去了,汶川地震灾区不仅如期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更是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全域全程打造国际化、规范化、生态化旅游业,实现了“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汶川。

  享有“熊猫家园”的水乡藏寨三江乡成为了今日采访的第一站。刻有温总理回信的碑文,桑田变沧海的明月湖、白塔、藏家风情园、中寨、上寨,无不将自然山水与藏族文化完美的结合,让人徜徉在清幽山水之间。

  走进三江乡河坝村村民刘代琼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套装饰精美,干净整洁的农家小店。“我们这里总共12个房间。一天最多能接待五六十人,旺季一个月能挣3万多呢。”刘代琼满是自豪的介绍说。随后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农家乐,三江乡共有148家,居民人均月收入能达1500-2000元。借助于灾后重建的契机,三江人走出了农家旅游的特色路子。

  开农家乐,却并不是刘代琼发展致富的唯一出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前,她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种植近3万亩猕猴桃,年收入可达5万余元。震后,她对猕猴桃进行改良,并将规模扩大至8亩,年家庭纯收入可达10万余元。据统计,2011年三江乡农业总产值611万元,全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485元。

  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近年来,三江乡坚持“林,果,药”的发展模式,目前,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00多亩,中药材种植9800亩。

  记者来到全部为农户居住的上寨,走进其中一家农家乐进行采访,了解到修建一套二层或三层的小楼房大概需要16万元,其中政府补助3万、无息贷款2万、特殊党费3千,以及针对特困户每户可有2、3千的华侨援建。现在村民不仅有了自己的新楼房,在高半山腰还拥有自己的农业基地,猕猴桃下跑山鸡,虹鳟鱼养殖等,都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新渠道。

  而在享有“川西高原休闲胜地”、“西羌文化名镇”的水磨镇,常住人口2万5千余人,是一个集羌、藏、回、汉等民族聚居大镇。搀着桔梗的黄泥外墙、具有羌族元素的砌砖、贴木,窗岩上的写意白石,图腾纹案,云纹、羊头等装饰,既有川西民居特色,又有羌寨风貌。

  走进禅寿老街,穿斗式建筑与现代乡村建筑融为一体,春风阁、古戏台、禅寿书院、古牌坊、大夫第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相映生辉。除了老街,水磨羌城,州博园也是水磨镇的明星旅游点。

  走过梦幻三乡,水磨古镇,记者来到了地处四川汶川县城南部的映秀。

  2008年5月的特大地震,让这里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震后两天,仅有2300多人生还,并且有1000余人伤势严重;2010年8月,都汶高速映秀段侧山体突发泥石流,岷江改道冲进映秀镇,数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即使是遭遇了重重灾难,如今的映秀依然美丽。在各界帮助和映秀人的努力下,映秀将建成世界旅游温情小镇、防震减灾示范区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地,并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北宋范仲淹有诗云:“岷山起凤,汶水腾蛟”,这是汶川悠久灿烂历史的真实写照。时隔千年,这里遭受了8.0级特大地震的袭击,不少城镇夷为废墟,不少汶川人痛失亲人,但就是在废墟上,在全国各族同胞关心支持下,汶川人用自己的坚强,不仅重建了家园,更让汶川的水磨、映秀、三江等乡镇,成为一座座水墨桃源。

责编:李宏博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