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财经四川 > 正文

在科技与市场间搭桥 四川筹建产业技术研究院
2012-08-31 11:40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打印本页 关闭
    

  性质: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出资的民办非企业组织方向: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目标: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8月29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我省围绕“7+3”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筹备建立首批1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涉及生物医药、汽车、信息安全、平板显示等多个领域。据了解,成都吉利高原汽车、富士康、长虹等企业纷纷表达强烈意愿,成为各研究院的牵头单位。

  当今世界,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升格为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竞争。四川因此提出创新构想——重点围绕“7+3”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建立30-5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它们将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通过集聚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技术力量,建立新型运行机制,具有技术研发、行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既不同于企业研发机构,又不同于传统的科研院所、高校,而是产学研联盟,是建在行业的研发组织,是创新决策主体、项目组织主体、经费投资主体、利益分配主体。其体制,既非有编制的机关事业单位,也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而是企业与高校、院所在自愿的基础上共同出资的民办非企业组织。

  产业技术研究院将探索建立全新的运行机制、用人机制、管理机制、创新机制。可以实行事业部独立核算,充分放权给团队,在人才招聘、薪酬待遇等方面具有自主权,充分调动各科研团队积极性;另一方面以专利奖励制度鼓励科研人员创新,支持以专利成果、技术入股的方式,共同孵化高科技企业,形成产业化。

  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分析,创新体系建设面临两大现实困境——企业主体地位不足,高效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于创新具有高投入、周期长、高风险等性质,企业或倾向于直接购买现成技术,或满足于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难以避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循环;高校和科研院所距离市场较远,难以形成有市场效应的技术创新。建立产业研究院的构想,就是要在科技与经济之间搭建起坚实的“桥梁”与“纽带”,打破阻隔之“墙”。

  【记者短评】

  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创新,不仅是技术,也取决于资本、市场和管理。这些因素,统合在制度创新。我省准备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对推动创新进行制度设计的一种探索。

  一个现象发人思考——我国高校的科学研究与研发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但成果转化却不尽如人意,高校签订的技术合同数、合同成交金额、实际成交金额等指标不升反降。著名学者杨振宁曾指出,“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如卫星和火箭技术,但是中国最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学会怎样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

  建立优秀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机构,是发达国家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这种经验,并结合四川实际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这是创新的顶层设计。

  【他山石】

  2010年1月,上海交大和上海市闵行区合作共建的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以新兴产业为主旨的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目标,直指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

  研究院重点聚焦新能源、先进制造和新材料、数字光电技术以及健康医疗四个领域,首批已经有宽带无线通讯及后续LTE演进技术研发中心、大型铸锻件工程技术中心、海上风电装备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新奥清洁能源(上海)联合研发中心等4个新兴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入驻。 (熊筱伟 记者 李秋怡)

责编:李宏博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

精彩图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