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人物四川 > 正文

李佐英:20年背学生淌水过河
2012-09-07 16:05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中广网成都9月7日消息(记者刘涛、巴中台记者施政)因为常年接送山里的孩子过河上学,她患上了风湿病,双腿肿胀,行走困难;

  因为她舍不得丢下山里的孩子,丈夫成为她的拐杖、学校的编外老师,每天背她过河,陪她上课;

  因为她的执着,72岁的老父亲,看着她一拐一拐的行走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路上,泪流满面;

  因为学生依赖,家长信任,她的去留,两个村庄的村民,为此发生了争执。

  她就是四川巴中大巴山深处,从教25年的通江县陈河乡董家岭村小教师李佐英老师。她的事迹在当地百姓中广为传颂。

  2012年教师节前夕,记者驱车3个小时,从巴中出发,途经通江县城、涪阳,于当天下午3点多,到达了通江县陈河乡中心小学。

  据陈河乡中心校校长杨俊介绍:李佐英老师所在的董家岭村小,位于陈河的上游10多公里的大山脚下。

  2009年,陈河乡发生了一场特大洪灾,当时死亡10多人,沿河房屋被冲毁,沿河公路被损毁。后来,道路虽经抢修,但是2011年、2012年又经历了两次暴雨洪灾,进山的道路再次被毁,至今无法通行。

  杨校长说,要去董家岭村小采访李佐英老师,最快的办法就是骑摩托车到达5村的河边,再淌水过河,然后步行才能到达董家岭村小。

  为节省时间,学校找来三辆摩托车,在陈河乡中心校办公室主任张晓华的带路下,摩托车前行20多分钟后,到达了5村的河边,然后记者淌水过河,在凹凸不平的水毁道路上行走50分钟后,于当天下午4点多,终于到达了李佐英老师所在的大山脚下的董家岭村小。

  背学生淌水过河 她患上了风湿病

  李佐英老师,今年刚满48岁,她的家就在陈河乡5村的小河边,18岁高中刚毕业的那年,她在河那边的陈家坝村小,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

  小河上,没有桥。以前,学生上学、放学都靠父母接送过河。为减轻乡亲的负担,李佐英主动承担起背送当时20多个学生过河的重任。

  近年来,山里孩子的父母一个个外出打工去了,留下的大都是年老的婆婆爷爷,接送孩子过河的任务就更加艰巨。

  就这样,近20年,她风雨无阻,背了村里两代人……

  2002年,李佐英发现双腿隐隐作痛,但她并没在意。直到2009年,疼痛加剧,她才不得不去看了医生。在大医院检查时,医生说已经到了中期,治疗比较困难了。

  李佐英得风湿病的消息,很快被她曾背过的学生知道了。在外务工的高兵,在城里给她买来了拐杖;在西藏当兵的杨敦荣,给她寄来了崭新的绑腿;在政府机关工作的任平珍,也为她送上了收集的药方……

  丈夫成为她的拐杖 学校的编外老师

  李佐英的丈夫叫陈志勇,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尽管话很少,但他一直牵挂着妻子的双脚。

  陈志勇告诉记者:从自家门口到河上游的董家岭村小学,正常人只要50分钟,妻子即便不休息也要走上80、90分钟。每走10分钟,李佐英就要坐下来休息几分钟,才能继续行走,丈夫看着十分心痛。

  妻子没有患病前,陈志勇也在外面打工,后来,李佐英病了,行走困难,陈志勇不得不放弃外面的高薪,回到家中照顾妻子。

  为了减轻妻子的痛苦,不让妻子把时间耽误在路途上,陈志勇学会了驾驶技术,倾其家中所有积蓄,买了一辆面包车,专程接送李佐英,并免费接送公路沿途的学生。

  但是好景不长,陈河乡特大洪灾,洪水把沿着河道去董家岭村小学的公路冲得无影无踪。

  有车却没有了路,陈志勇只有每天背妻子淌水过河。如今,丈夫成为她的专职拐杖。每天上学、放学接送,背她过河,帮她一起护送孩子安全上学、回家。

  今秋开学了,是丈夫帮她从乡中心校,把学生的课本背送到教室,是丈夫把孩子的营养餐,按时送到学校,及时发放到孩子们的手中。

  为了支持妻子的工作,丈夫陈志勇也成为了编外老师,孩子们亲切地叫他陈老师。

  两村之争 父亲反对 她艰难决择

  今秋开学,李佐英的老家陈家坝一村小教师面临退休。哪个老师来最放心?村民派代表找到了李佐英,请求李老师再回到陈家坝小学。

  “李老师要调走?”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董家岭村里。一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将电话打给了李佐英老师,希望李老师能留下来。

  当时,72岁的父亲听见了,非常生气地说:“七村办不办,管你的什么事?那里的娃儿念不念书,又有你的什么事?你一定要在那里去教书吗?除了你,难道还有没有老师吗?”。

  李佐英老师说,母亲死得早,父亲对她很依赖,很担心她的病。说到父亲,李佐英老师哽咽难言。

  今年暑假,陈河乡中心校打算把董家岭村小撤掉,让孩子们下山集中到中心校去读书。

  董家岭村民听到风声,派出家长代表找到中心校。在校长面前,家长一个个述说:村里老的老,病的病,孩子要不是李老师照顾,早就读不成书了……希望村小不要撤,李老师留下来。

  学校在考虑家长意见的同时,更需尊重老师自己的选择。

  面对两村相争,李佐英老师是这样说的:“陈家坝村条件毕竟比董家岭村条件好,在那里很容易调老师来,董家岭村的条件就没有那么好了,要说在外地调老师来的话,这种可能性很小,所以我觉得,我还是留在董家岭村小。

  学生感恩  家长感激

  近两年时间,陈河乡遭受三次特大洪灾,道路修了又毁,毁了又修。淌水过河的次数增多,李佐英的双脚疼痛更加频繁,左脚也出现了浮肿。

  学生杨玉梅在《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中写到:“好多次,我看见李老师额头冒冷汗,但她硬是咬紧牙关站着把课讲完”。

  如今,每天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杨玉梅都要与几个同学们一起,陪同李老师到顺路的乡村医生李朝明那里扎针灸,陪李老师聊天。

  李佐英说:每根针扎下去后,孩子们都会轻轻地帮她吹一吹,问李老师痛不痛?

  学生家长李紫英讲,陈河乡,年年都起大水,董家岭村,年年都要请挖机推一次路,推好了又起洪水,又烂了。没办法,只有李老师,没有其他老师愿意来。

  今年60多岁的村民谢安远说,许多老师不愿意来,有的只教了半期,有的半期都没有教结束就走了,都不愿意在这个地方来,只有李老师一直在坚守。

  陈河乡中心校办公室主任张晓华告诉记者,陈河乡条件太差,学校招教师困难,代课老师也请不到。

  李佐英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都住在大山深处。他们的爸爸妈妈要送子女上学都在外面打工,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庭里面就是靠爷爷奶奶送他们读书。爷爷奶奶年龄比较大,都希望着我们这个地方能够就近办学,能够让他们在就地读书。为了让他们这些留守儿童能够就近入学,不让他们远在几千里以外的家长有什么牵挂,作为我是陈河人,首先应该战斗在最艰苦的第一线”。

  学生的心愿:老师的病快点好 老师的愿望:河上能架两座桥

  今秋,董家岭村小又开学了。学校除了幼儿班老师外,也只有李佐英老师一个老师了。李佐英老师教起了二、三年级复试班。二年级7个学生,三年级11个学生,除了教学,每天还要给这10多个孩子们做饭。

  而今,李佐英老师和她的学生们,都有一个最大的愿望。

  学生的心愿是:盼望李老师的风湿病早日得到根治。教师节到了,学生们除了祝老师节日快乐外,更多的学生却是希望老师的病早点好起来。

  李佐英老师的愿望是:在小河上能架起两座桥,一座通向陈家坝村小,另一座通向董家岭村小,但愿今后山里的孩子不再每天淌水过河上学。

  

责编:李宏博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

精彩图片更多>>